世界糖尿病日|39歲港男無症狀下患糖尿病 4大關鍵成功逆轉控糖【附糖尿病5項症狀】
撰文: 倪慧雯
發布時間: 2024/11/14 17:55
最後更新: 2 小時前
【糖尿病飲食/肥胖/三高/減肥/糖尿病症狀】糖尿病未必有先兆!本港家庭醫學專科冼嘉玲醫生受訪時分享病例,指一名約39歲肥胖男子,因工作原因頻頻外出飲食、食外賣,加上少做運動,某日體檢時發現患上三高兼糖尿病,數值超標嚴重,但卻一直無明顯症狀。醫生強調,糖尿病出現年輕化趨勢,假如出現先兆,絕對不容忽視。
最新影片:
糖尿病先兆|胖男體檢突揭患三高兼糖尿:前期無糖尿病症狀
家庭醫學專科冼嘉玲醫生分享上述病例指,該名男子由小到大都是一名「大肥仔」,BMI值達到27至28左右,平日工作忙碌無時間運動,亦因此經常吃外賣,早午晚三餐都外出飲食。雖然如此,他卻從未出現明顯不適,惟家人都認為他過於肥胖,建議他進行身體檢查。未料檢查報告卻顯示,他不僅患有三高之外,糖尿病指數更是嚴重超標,瞬間嚇壞眾人。
冼醫生表示,事主檢查報告顯示,其空腹血糖平均數值達9.8mmol/L(正常值:3.9-5.6mmol/L) 、糖化血红素數值達8.1% (正常值:低於5.7%)、三酸甘油脂含量2.3mmol/L(正常值:1.7mmol/L)、 壞膽固醇指數亦高達4.8mmol/L(正常值:低於2.6 mmol/L),而血壓則在148/85mmHg左右(正常值:低於140/90mmHg),多種數值爆標,令他本人大為震驚。
逆轉糖尿病|靠2方面努力控病 男子糖尿病病情大為好轉
事後男子配合治療,加上積極減肥,中間雖然偶爾反彈,但糖尿病病情仍有所好轉、血糖值開始有改善,加上後來轉工後多了閒餘時間,飲食配合變得更好,亦多了時間做運動,各類數值開始漸漸穩定,如今雖仍未達到最理想情況,但已在可控範圍內。
糖尿病懶人包|甚麼是一型/二型糖尿病?糖尿病成因大解構
冼醫生指出,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,主要成因是由於身體對胰島素不足或對胰島素產生抗拒性,導致體內血糖無法轉化為熱能,令到血糖偏高,最終經小便排出體外,形成糖尿。
糖尿病普遍分為以下兩種:
- 糖尿病懶人包|一型糖尿病
通常出現於青少年或兒童,原因是胰臟內製造胰島素的細胞遭受破壞,不能製造胰島素,多數與遺傳或自身免疫系統出現毛病所引起。 - 糖尿病懶人包|二型糖尿病
通當出現於中老年人士身上,一般於不良飲食習慣、肥胖、遺傳、缺乏運動等等相關,相對較為普遍。
糖尿病成因|糖尿病漸趨年輕化 醫生拆解糖尿病飲食/成因
糖尿病於本港屬於相常普遍的慢性疾病,全港現時大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,即每10個人便有1人患有糖尿病患者。根據衛生署2020-22年度人口普查,15至84歲人士糖尿病發病率大概達到8.5%,隨著年齡增長,患病率亦會越來越高。在15至24歲人口中,糖尿病患病率大約在0.9%,但到了65歲以上,糖尿病人士發病率已高達19%。
香港糖尿病患者年齡普遍為中、老年人士,但如今亦開始出現年輕化趨勢,原因可能與人口老化相關,其一是由於糖尿病患者隨著年紀增長,患上糖尿病風險亦越來越高;其次都市生活壓力較大,大家飲食上偏向高鹽高甜、高脂肪食物,這些都是糖尿病風險因素。冼醫生強調,假如有高風險人士,應該要定期測試糖尿病。
自測糖尿病|糖尿病前期有得睇?醫生拆解5大糖尿病症狀
- 糖尿病症狀|1.口乾
- 糖尿病症狀|2.尿頻
- 糖尿病症狀|3.體重下降
- 糖尿病症狀|4.容易出現感染
- 糖尿病症狀|5.傷口難以癒合
不過冼醫生強調,有些人完全沒有症狀,可能到出現併發症,例如出現心臟病、中風時,才驚覺自己患上糖尿病。
糖尿病併發症|糖尿病恐誘多種風險 嚴重可致心臟病/中風/腎衰竭/腎病/視網膜病變等
而有關糖尿病嚴重風險,冼醫生則表示有研究數據曾指出,糖尿病病人死亡風險較常人高;患上癌症機率,都會較沒有患上糖尿病人士高出25%;另外他們患有腎病、慢性疾病的風險亦會較高。
一般而言,糖尿病都會出現許多併發症,例如冠心病、中風,或會引發腎衰竭及腎病,另外亦可影響視網膜,造成視網膜病變。此外,也有可能會影響到腳部血管、神經系統,出現傷口且難以癒合,繼而引致感染風險,即俗稱「糖尿腳」,嚴重者有可能需要截肢處理。
冼醫生表示,假如大家出現糖尿病常見症狀,例如口乾、尿頻、體重下降,或家中有家族遺傳病史,都建議大家定期進行檢查,而45歲以上人士則建議每年做一次血糖檢查。
治療糖尿病|醫生拆解糖尿病治療方法?
糖尿病很多時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,冼醫生解釋,糖尿病患者雖然目前無痊癒可能,但通過生活及藥物調節,病人仍可透過血糖控制,獲得有質量的生活。而關於糖尿病治療方法,則可分為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2大類:
- 非藥物治療:生活習慣轉變,建議大家健康飲食,包括低鹽、低糖、低脂,多食高纖食物、定期運動,30-45分鐘帶氧運動,過重人士注意體重,戒煙戒酒。
- 藥物治療:口服藥物、針劑治療幫助緩解糖尿病情況。
預防糖尿病|如何預防/控制糖尿病指數
冼醫生表示,病人或正常人,對於控制或預防糖尿病的方面都頗為相近,而高風險人士則要定期檢查,注意糖尿病風險:
- 需要建立良好生活習慣:健康飲食(低糖、低鹽、低油、高纖食物),戒煙、減少飲酒,另外要有足夠運動、減重。
- 患者要配合糖尿病治療:定期復診、跟醫生指示食藥,每年定期進行血糖測試,包括測試膽固醇、血壓、眼部或足部病變等。
資料來源: 衛生署
相關內容:
美國研究|晚睡患糖尿病風險增逾7成 醫生揭4個壞習慣易升糖:7點後絕不做1件事